2013年09月15日 04:10
記者翁路易/台北報導
曾經連續14年高居全球手機龍頭的諾基亞最近被微軟併購,它從頂峰跌到谷底也不過短短的5年時間。面臨生存危機的產業龍頭還不只諾基亞一家,其他像微軟、惠普,甚至是蘋果,都因為創新不足而出現成長停滯。
創新是當前企業面對全球競爭時不可或缺的要素。當全球競爭因為網路科技快速發展而進入知識經濟的競爭,甚至是創新經濟的競爭之際,創新發展的議題對於台灣產業而言,更是一個攸關未來是否能夠長遠發展的議題。
隨著時代演進,尤其是在網路科技帶來資訊落差消失、地球變成一個平面之後,生產製造業快速進入「微利」時代。因而這些年來,台灣有非常多學者專家們不斷地提出台灣設計、台灣品牌等議題。
作者蘭登‧摩里斯在《創新的啟點》一書中提到,微笑曲線告訴我們,走向曲線的研發創新與品牌行銷兩端,才能夠創造高度附加價值。
創新變革企業發展所需
企業必須意識到創新變革的重要性,尋找創新變革的方法,並加以落實,才能夠因應外在變化的挑戰,因沒有辦法全面變革而造成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嚴苛挑戰的案例,在產業發展歷史上比比皆是。
美國汽車產業因忽視石油危機帶來的消費者需求趨勢,諾基亞因忽視智慧型手機帶給消費者生活便利性的需求,而在市場上節節敗退。
作者在書中提到,可藉由:「為什麼創新、進行什麼創新、如何創新、誰來創新、在哪裡創新」,5個簡單的問題獲得構思創新與定義創新總體規畫的架構。
5點創意釐清創新架構
創新的「為什麼」議題是很簡單的:變化加速,意味著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意味著未來充滿更多不確定性,也意味著我們最好也要創新,一方面用以準備面對變化,一方面創造變化。
蘋果專注於用戶體驗的策略,創造出其產品組合裡的各項創新;思科由收購達到成長的戰略,產生組織結構與流程上的各種創新;IBM成為系統整合商的策略,導致商業模式創新。
另一方面,百視達和西爾斯因為沒有把創新當成必要的策略,前者破產,後者的零售百貨龍頭地位被沃爾瑪取代。
為了確認變化所產生的不可預知本質,我們必須為未來的廣闊可能而準備很多不同的創新選項,成為許多投資組合。
在任何組合裡,某些專案將會發展得很好,其他則否。在創新投資組合的案例裡面,因為投資組合的建立與管理是為了打造紀律性創新探索的一個工具。作者告訴我們,多看成功企業的案例,並規畫數條替代方案,從中找出最合適的創新選項。
如何創新建立嚴謹策略流程
在「如何創新」的過程中,創新的流程必須由策略目標所驅動,也就是由創新的「為什麼」所驅動,所以創新流程本身必須從策略開始。
創造力生產點子,點子是創新流程的素材,但並不等同於創新。
因為很多人將「點子」與「創新」混淆在一起,而當人們想要提高自己的創新系統時,有時候會從設計一個精心收集點子的流程開始,但是它們並不曉得隨機收集的大量資料幾乎很難引導到成功的創新。
作者指出,創新起始並非在於「想出點子」的時候,點子的構成實際上是發生在嚴謹創新流程中的步驟。
在「誰來創新」的議題上,每個人都參與在一個穩健的創新文化中,但需要有3種不同的角色扮演,才能夠成就廣闊與一制性的創新成果。這些角包括第一,制定政策、期待、目標,以及創新文化調性的創新領袖,提出偉大點子與見解的創新天才;第二,規畫創新的追求目標、支援提出偉大構想者的想法;第三,將它們轉變成商業價值的創新鬥士。
這3個角色都必須扮演的非常好,而且必須在同一系統中密切合作,才能夠讓創新開花結果。
「在哪裡創新」的議題,由支援創新流程與創新團隊的工具與基礎設施所構成。這個基礎建設的主要元素包括:能夠讓更廣大的群眾參與創新流程的開放式創新方法;能夠支援有效遠端溝通交流與協同合作的虛擬基礎建設;能夠讓人們面對一起參與創新的實體工作環境建設;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模式從所有組織內部與外部的參與者產生出最佳點子的協同創新方法。
經濟進步帶動社會創新
不論是在國家層面或是全球層面的經濟,創新也是整體宏觀經濟的重要因素。經濟學家們知道只有經由有效的創新,實質的經濟成長才會發生,因為創新所造成的潛在經濟衝擊使得資源更具生產力,這就是實質上財富如何被創造的過程。因此,創新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具備關鍵性的影響力,而缺乏創新同樣是即將或是最終將會衰落的一個指標。
在國家與總體經濟的大環境中,如果我們全面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那麼就能夠體會生產力這個概念的不可或缺性。只有透過生產力的提高,我們才能夠改善一個城市裡、一個國家人們的生活水準,而我們工作的生產力乃是經由創新,而且只能經由創新才能提升。
整個文明生產力的提升導致了連續的產業經濟革新,從交通、通信、到現在的知識經濟,正是我們令人驚訝的高生活水準的建立基礎。沒有創新,這些都不會發生,而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創新,我們的未來將會是消沈的。但是,其實企業在經濟動機之下總會繼續推進對於創新的追尋,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創新的步伐會減緩。
記者翁路易/台北報導
曾經連續14年高居全球手機龍頭的諾基亞最近被微軟併購,它從頂峰跌到谷底也不過短短的5年時間。面臨生存危機的產業龍頭還不只諾基亞一家,其他像微軟、惠普,甚至是蘋果,都因為創新不足而出現成長停滯。
創新是當前企業面對全球競爭時不可或缺的要素。當全球競爭因為網路科技快速發展而進入知識經濟的競爭,甚至是創新經濟的競爭之際,創新發展的議題對於台灣產業而言,更是一個攸關未來是否能夠長遠發展的議題。
隨著時代演進,尤其是在網路科技帶來資訊落差消失、地球變成一個平面之後,生產製造業快速進入「微利」時代。因而這些年來,台灣有非常多學者專家們不斷地提出台灣設計、台灣品牌等議題。
作者蘭登‧摩里斯在《創新的啟點》一書中提到,微笑曲線告訴我們,走向曲線的研發創新與品牌行銷兩端,才能夠創造高度附加價值。
創新變革企業發展所需
企業必須意識到創新變革的重要性,尋找創新變革的方法,並加以落實,才能夠因應外在變化的挑戰,因沒有辦法全面變革而造成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嚴苛挑戰的案例,在產業發展歷史上比比皆是。
美國汽車產業因忽視石油危機帶來的消費者需求趨勢,諾基亞因忽視智慧型手機帶給消費者生活便利性的需求,而在市場上節節敗退。
作者在書中提到,可藉由:「為什麼創新、進行什麼創新、如何創新、誰來創新、在哪裡創新」,5個簡單的問題獲得構思創新與定義創新總體規畫的架構。
5點創意釐清創新架構
創新的「為什麼」議題是很簡單的:變化加速,意味著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意味著未來充滿更多不確定性,也意味著我們最好也要創新,一方面用以準備面對變化,一方面創造變化。
蘋果專注於用戶體驗的策略,創造出其產品組合裡的各項創新;思科由收購達到成長的戰略,產生組織結構與流程上的各種創新;IBM成為系統整合商的策略,導致商業模式創新。
另一方面,百視達和西爾斯因為沒有把創新當成必要的策略,前者破產,後者的零售百貨龍頭地位被沃爾瑪取代。
為了確認變化所產生的不可預知本質,我們必須為未來的廣闊可能而準備很多不同的創新選項,成為許多投資組合。
在任何組合裡,某些專案將會發展得很好,其他則否。在創新投資組合的案例裡面,因為投資組合的建立與管理是為了打造紀律性創新探索的一個工具。作者告訴我們,多看成功企業的案例,並規畫數條替代方案,從中找出最合適的創新選項。
如何創新建立嚴謹策略流程
在「如何創新」的過程中,創新的流程必須由策略目標所驅動,也就是由創新的「為什麼」所驅動,所以創新流程本身必須從策略開始。
創造力生產點子,點子是創新流程的素材,但並不等同於創新。
因為很多人將「點子」與「創新」混淆在一起,而當人們想要提高自己的創新系統時,有時候會從設計一個精心收集點子的流程開始,但是它們並不曉得隨機收集的大量資料幾乎很難引導到成功的創新。
作者指出,創新起始並非在於「想出點子」的時候,點子的構成實際上是發生在嚴謹創新流程中的步驟。
在「誰來創新」的議題上,每個人都參與在一個穩健的創新文化中,但需要有3種不同的角色扮演,才能夠成就廣闊與一制性的創新成果。這些角包括第一,制定政策、期待、目標,以及創新文化調性的創新領袖,提出偉大點子與見解的創新天才;第二,規畫創新的追求目標、支援提出偉大構想者的想法;第三,將它們轉變成商業價值的創新鬥士。
這3個角色都必須扮演的非常好,而且必須在同一系統中密切合作,才能夠讓創新開花結果。
「在哪裡創新」的議題,由支援創新流程與創新團隊的工具與基礎設施所構成。這個基礎建設的主要元素包括:能夠讓更廣大的群眾參與創新流程的開放式創新方法;能夠支援有效遠端溝通交流與協同合作的虛擬基礎建設;能夠讓人們面對一起參與創新的實體工作環境建設;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模式從所有組織內部與外部的參與者產生出最佳點子的協同創新方法。
經濟進步帶動社會創新
不論是在國家層面或是全球層面的經濟,創新也是整體宏觀經濟的重要因素。經濟學家們知道只有經由有效的創新,實質的經濟成長才會發生,因為創新所造成的潛在經濟衝擊使得資源更具生產力,這就是實質上財富如何被創造的過程。因此,創新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具備關鍵性的影響力,而缺乏創新同樣是即將或是最終將會衰落的一個指標。
在國家與總體經濟的大環境中,如果我們全面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那麼就能夠體會生產力這個概念的不可或缺性。只有透過生產力的提高,我們才能夠改善一個城市裡、一個國家人們的生活水準,而我們工作的生產力乃是經由創新,而且只能經由創新才能提升。
整個文明生產力的提升導致了連續的產業經濟革新,從交通、通信、到現在的知識經濟,正是我們令人驚訝的高生活水準的建立基礎。沒有創新,這些都不會發生,而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創新,我們的未來將會是消沈的。但是,其實企業在經濟動機之下總會繼續推進對於創新的追尋,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創新的步伐會減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