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7, 2008

NOKIA互聯網戰略的風險與機會

無線互聯網的興起不僅引起微軟、Google等互聯網巨頭的重視,同樣引起NOKIA、APPLE等終端巨頭的投入,軟體企業對於希望將收費模式由單純的License演變為License+服務,終端企業同樣希望在無線互聯網時代,拋棄單純的硬體銷售,希望從服務費上分的一杯羹,這一點APPLE iPod+iTune的成功已經為所有硬體終端提供商樹立了典範,說NOKIA進軍無線互聯網要複製APPLE一點都不過分。
NOKIA要複製APPLE模式?
Nokia複製Apple,指的是複製Apple的商業模式,單從手機銷售來看,Nokia肯定是市場的霸主,超過30%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說明一切,但市場佔有率並不能代表利潤,也不能代表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20世紀九十年代,Nokia的股票最大漲幅達到17倍,而2001年後的六年時間,Nokia的股票卻下降了接近10%,APPLE的情況正好相反,從2003年的接近6美元,扶搖直上到達現在的接近200美元,股票上漲超過30倍,說明資本市場對喬布斯硬體+服務模式的認可。

1997年喬布斯重返APPLE公司執掌帥印,不久便推出iPod+iTune這一劃時代的硬體+服務的商業模式,並迅速獲得市場的認可,無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07年推出的iPhone延續了iPod+iTune硬體+服務的商業模式,現在要說iPhone取得市場成功為時尚早,畢竟與iPod+iTune不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一個任何移動終端或服務公司都無法邁過的障礙--運營商,除非你是Google親自申請移動運營商的拍照。

不知道是否因為APPLE巨大成功帶來的影響,作為手機業界老大,NOKIA肯定不會坐視APPLE公司如此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而自己受到冷落,說NOKIA在複製APPLE也許有欠公允,因為在2000年APPLE推出iTune和構思iPhone之前,Nokia便已經開通了一個門戶網站,用戶通過此網站可以下載小段音樂鈴聲,只可惜由於鈴聲作為移動運營商的主營業務,作為手機提供商,NOKIA的門戶網站並不成功,而APPLE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線上銷售MP3歌曲外,其先進的搜索技術也是其他終端無法比擬的,畢竟要從幾十萬首歌曲中迅速找到自己的最愛不是件容易事。
NOKIA發力無線互聯網
2006年,NOKIA公司開始在互聯網發力,8月收購德國電子導航開發商Gate5,10月收購了與iTune競爭的全球最大獨立軟體銷售門戶Loudeye,2007年7月收購媒體共用網站Twango,10月出鉅資85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子地圖開發商Navteq,2007年8月NOKIA發佈了互聯網門戶網站OVI(www.ovi.com),宣佈進入互聯網服務業,2008年初還會有類似于iTune的線上音樂網站(music.nokia.com)和線上遊戲網站N-Gage(www.n-gage.com)分別發佈。

與APPLE類似,是NOKIA同樣看重音樂這一傳統消費領域,與APPLE不同的是在重視音樂的同時,NOKIA同樣發力電子地圖和移動遊戲市場,應當說NOKIA發力電子地圖市場無可厚非,畢竟GPS成為繼短信之後下一個行動通訊的關鍵應用已經得到大多數業內人士的共識,僅2007年,半導體業內領先的五家GPS廠商分別收購了不同的GPS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完善自身產品線,足以說明GPS在未來移動市場的重要性,作為手機行業的老大,NOKIA不會忽視GPS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收購了電子地圖供應商Navteq,NOKIA便可以提供GPS的完整解決方案,與iPod+iTune相類似的是,GPS應用由於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及網路已經成熟,對運營商的依賴性較低,具備APPLE iPod+iTune的成功條件,也符合硬體+服務的商業模式,相信隨著GPS的普及,NOKIA在此領域會顯示其潛力,憑藉手機市場的壟斷優勢,會在GPS導航領域取得成功。

相對於電子地圖導航領域,線上音樂與遊戲對於NOKIA來講絕對挑戰大於機會,畢竟APPLE的成功不僅僅在於iPod+iTune可以下載自己想要的歌曲,也在於靈活的搜索和方便的購買模式,作為一家硬體終端提供商,與在軟硬體均擁有獨特技術的APPLE相比,無論企業文化及管理習慣都有許多不同之處,放眼全球遊戲行業,除了在亞洲取得巨大成功,在歐美並沒有獲得足夠多消費者的青睞,這一點從中國數家公司同時登陸NADAQ便可一見端倪,無論遊戲或音樂,對手機終端的依賴性相比電子導航也弱得多,手機用戶獲得音樂和遊戲的渠道也多得多,最核心的一點,手機音樂、遊戲等領域的服務恰恰是移動運營商大力扶植自身業務的重點,如Vodafone Live!,DoCoMo I-Mode,還有中國移動的Monternet(移動夢網),NOKIA如果在此領域與運營商發生正面衝突,結果可想而知。
NOKIA互聯網戰略的機會與挑戰
NOKIA希望憑藉在手機終端的壟斷優勢實現無線互聯網領域的突破可以理解,不過對於剛剛興起的無線互聯網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2000年,聯想也曾希望借助電腦在中國的壟斷優勢強勢進軍互聯網,結果在燒掉了幾個億人民幣後,清盤FM365,徹底撤出互聯網,聯想的前車之鑒對NOKIA有許多可借鑒之處,畢竟無線互聯網剛剛起步,在業務形態上與當年聯想需要面對的差不多,未來那些業務更適合無線互聯網,所有人都處於探索階段,是基於WEB2.0的社交網路,還是音樂、遊戲等傳統應用,目前都沒有定論。

與傳統互聯網相比,無線互聯網的每一個服務提供商都要直接面對移動運營商,雖然中科院侯自強研究員一直在強調未來無線互聯網將打破以運營商為中心的運營模式,短期內任何希望挑戰運營商霸權的服務提供商都會遭遇運營商的抵抗,畢竟用戶使用無線互聯網,至今尚沒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可以繞開運營商代收費的模式。

從技術層面來看,許多手機應用需要知道手機的型號,性能及鍵盤佈局及螢幕大小等參數,但這些參數可以被運營商過濾掉,不管移動業務是否收費,運營商的數據通道總是收費的,就像你使用傳統互聯網,即使QQ免費,還是需要繳納ADSL的上網費用,運營商的數據通道套餐價格對於移動應用的推廣普及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句話,NOKIA進軍無線互聯網充滿了機會,更充滿了挑戰,即使APPLE的iPhone能否取得成功目前來看都難有定論,NOKIA同樣也是如此,風險只會更大,當然,一旦NOKIA無線互聯網戰略取得成功,對互聯網、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作者:老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