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IFPI:2008全球音樂銷售降7% CD失寵 數位音樂逆勢揚25%

鉅亨網黃欣.外電報導
2009 / 01 / 17 星期六 15:10

2008年全球音樂銷售下滑約7%,但數位音樂銷售卻出現大幅成長,相對彌補了音樂CD銷售的大幅下滑。

據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 (IFPI;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於16日公布的報告,包括手機及其他形式的網路音樂營收成長了 25%,來到37億美元,佔產業整體營收的 20%,較2007年成長了5%。

在美國的CD銷售則出現大幅下降,主因是經濟衰退及盜版猖獗,使得原本銷售表現應屬最佳的第 4季,反而表現不如預期。而同時,Apple (AAPL-US) 線上音樂商店iTunes的成長也放緩了。

《紐約時報》報導,數位音樂的崛起使產業急欲尋找新的獲利模式,有些甚至免費讓消費者取得音樂。這類型的音樂服務大部分出現在歐洲,因為在那裡,音樂公司難以剷除盜版的問題。

IFPI執行長John Kennedy說,「我們持續在創新產業的經營方式,多樣化的模式讓各公司都能找到其獲利之道。」

在英國,有主流唱片公司與手機生產商Nokia 合作,對手機使用者提供免費音樂無限下載的服務。Nokia表示,計畫在今年內在其他市場推出這項服務。有些歐洲寬頻服務商,如丹麥的 TDC也提供無限聆聽數百萬首歌曲的服務。

調查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Mark Mulligan 指出,產業現在改變了作戰模式,因為他們了解到,唯一能跟免費對抗的就是免費。

Universal Music Group (環球音樂)、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新力音樂)、Warner Music Group(華納音樂)與EMI (科藝百代)等主流音樂公司則尋求其他方式來銷售音樂。其中包括授權社群網站MySpace 使用音樂,並透過廣告獲利。同時,這些音樂公司也從授權線上影音網站YouTube 播放其音樂而賺進數億美元。

而在數位單曲銷售額下降情況下,產業也更樂於進行實驗。iTunes在2008上半年與下半年銷售的數位音樂數量差不多,但2007下半年卻比上半年有顯著的成長。

長期以來,音樂公司希望iTunes上的歌曲能有多種不同價格,後來他們以同意不再防止音樂檔案被複製,換取在iTunes上更新定價。

據市調公司Nielsen 資料,美國2008年實體音樂CD銷售下滑了 20%,而iTunes成了美國最大音樂零售商。大體而言,美國的音樂銷售有 39%屬數位型式,而美國數位音樂銷售則占全球總銷售的一半。

調查研究公司Screen Digest 分析師 Dan Cryan說,到目前為止,數位音樂無法脫離iPod大市場的圈圈,產業非常需要其他不同的獲利模式。

透過手機銷售音樂或許是個可行的方式,起碼在日本,這已經蔚為主流。在IFPI 2008 年單曲銷售前10名中就有 2首日語歌曲:青山黛瑪的《待在我身邊》和牙醫樂團GreeeeN的《奇蹟》。

而在英國與法國,數位音樂銷售狂潮到2008年才顯現,比美國慢了一年。2008年英國數位音樂銷售成長 45%,法國則成長 49%。而英法兩國,近期才展開打擊盜版的行動。

不過,IFPI仍然估計,2008年全球有仍 95%的下載音樂都屬盜版,這個比例與2007年並無太大改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