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12

智慧機「內在美」 讓生活更進化

【經濟日報╱王英裕】

2012.03.18 10:13 am

2007年1月9日,故蘋果執行長賈伯期(Steve Jobs)宣布,Apple「重新發明手機」(reinvent the phone)後,這五年來,Apple的iPhone不僅改變「智慧型手機」的樣貌,也改變手機產業遊戲規則,更改變許多人的生活形態。

2007年1月Apple推出第一代iPhone前,200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8,200萬支,僅占全球手機銷售量8%;當時的諾基亞(Nokia)在全球手機市場市占率近35%。201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成長至4.7億支,銷售量成長近六倍,占全球手機銷售量27%;Nokia雖仍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領先者,但2011年市占率已下滑至24%,而Apple的iPhone系列卻締造5%市占率,更在2011年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

iPhone的問世,後不僅大幅提升Apple的營收,更衝擊傳統手機產業版圖與市場結構。

根據工研院IEK分析,前十大手機廠市占率排名中,2007年的前五大廠商Nokia、Motorola、Samsung、Sony Ericsson (現已改名Sony)、LG合計市占率高達81.1%,但2011年時,這五家廠商合計市占率已大幅下滑至50.5%。而專業智慧型手機廠(Apple、RIM、HTC)與新興市場品牌(中興、華為、Alcatel)則竄起分食市場大餅;其中Apple、RIM、HTC 三家市占率合計更提升至10.8%。

由此可看出,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成長,除讓專業智慧型手機廠商市場空間擴大,也迫使傳統手機大廠加緊推出智慧型手機因應市場競爭。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除操作模式與應用功能由商務型態轉向大眾消費型態外,更重要是搭起可容納無數應用程式與內容的應用平台,供消費者依個人所需下載使用。此模式不僅促使手機廠須朝向軟體與硬體整合的方向發展,更為手機產業帶來新的獲利模式。

2008年Apple導入Apps Store後,沿用在iTunes上整合音樂商店的銷售模式,將應用程式放在Apps Store上供用戶付費(或免費)下載,也開啟手機硬體廠(如Nokia)、軟體業者(微軟)、網路服務業者(Google)、以及電信業者競相投入應用商店的經營。

目前各家業者經營應用商店的營收,僅占其總營收極小部分,例如2011年Apple在應用商店及相關服務,占總營收5.4%,但是應用商店的經營,可在豐富消費者使用體驗時,也強化消費者對於該手機品牌(或服務品牌)的忠誠度。因此,手機品牌若無搭配具吸引力的應用商店,勢必將逐漸被市場淘汰。

智慧型手機結合應用商店發展,也帶動軟體與內容產業的市場空間。過去的軟體或內容業者只能選擇特定廠商合作,提供客製化的軟體或內容,但在應用商店出現後,不論獨立的軟體業者或內容業者,都能找到更不受限制的「通路」。而許多軟體與內容業者開始在應用程式內提供額外付費下載的方案或內容,進而能獲得更多的營收來源。

換句話說,智慧型手機品牌、應用商店、軟體/內容業者,已逐漸形成一個互利共生的新體系。

過去的手機,只是大眾行動通訊的工具,但在智慧型手機結合應用商店與網路服務發展後,已成為大眾休閒娛樂、社群活動,乃至於日常生活管理的隨身裝置。從一早醒來的天氣查詢、新聞閱讀,通勤時的影片觀看、音樂聆聽,工作時的e-mail往返、資料查詢,到休閒活動時的景點導航、即時分享等活動,智慧型手機皆已成為上述活動的主要介面。

未來隨著行動寬頻網路逐漸普及,加上不受軟硬體限制的個人雲端服務逐漸成熟後,將會使智慧型手機更進一步改變既有的產業與生活形貌。

(作者是工研院IEK通訊系統研究部經理)

【2012/03/18 經濟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